母亲影展 | 观影笔记⑥ | 吴文光:我们为什么看片?
母亲影展
观影笔记⑥
我们为什么看片
母亲影展第一轮“家庭战场”单元,颜循芳写来“我们为什么要拍片?”笔记,直指选择镜头朝向自己家庭的影像作者,希望她们审视自己拍片动因(后来知道该片笔记出处是,母亲影展策划人之一李新月与朋友颜循芳网上讨论,事后李新月将对方所谈整理编辑成文,并取名“我们为什么要拍片?”这一点证明着李新月具有一流编辑潜质)。借用此笔记题名,我这篇观影笔记就取名“我们为什么看片?”
这篇观影笔记取这个名字,源自昨晚母亲影展第二轮“咫尺之间”单元第一场放映《绕日飞行》(作者:唐晨)和《盗摄影集》(作者:王旭)。直接说吧,两部片子看了,我有种汗没有出透的感觉。也许母亲影展上个单元“家庭战场”片子都太过凶猛炸裂,转到这轮片子上场,会对比出“温吞”感。
我这个作者看别的作者片子,难免会生出“是不是这样会更有意思些”心思。这倒不是想抢过作者手中剪辑鼠标代劳一把,是被对方的创作刺激所致。上个单元的《胎记》和《父女对话》我就有类似这种刺激,昨晚的《绕日飞行》和《盗摄影集》也有。前两部片子我是被作者不管不顾的影像处置刺激得跟着肾上腺,后两部片子的刺激是另一种,想着该怎么击破那种温吞感把汗发透了。
所以我忍不住问,我们为什么看片?
和去到通常电影节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区别是,我们在母亲影展看片,和朝拜和观摩和仰望无关,通俗点形容就是,我们借由一个个作者的镜头走进另一些家庭。这些家庭有的像是我们自己家庭的一部分(比如小姨家大舅家),有的相距遥远但依然耳熟能详(类似故事听说不止一百遍)。基本上来讲,我们对镜头中这些家庭之发生什么都做不了,但我们也不会就这么熟视无睹无所用心干坐着(除非片子太过不痛不痒)。所以也才有了所谓映后谈。
昨晚两部片子,两个身为儿子的作者把自己年过中年父母装在镜头里。我们看到,两对“中年婚姻危机”夫妇,其一似乎已度过危机,其二似乎把“危机”过成“日常”(所谓见怪不怪)。两部片子加一起1小时零4分钟,映后谈一个多小时,这期间发生的交流讨论实际也体现着“我们为什么看片?”
昨晚留在映后谈有七八十人,问题诸如,“父母之间到底怎么啦?”“作为子女该怎么办?”“如何找到解决办法?”
我在旁听,不知为什么总是一种驱散不开的无解和无语感。
直到今天凌晨,天蒙蒙亮,醒来,脑子里跳出昨晚两部片子画面,和昨晚看片后截然不一样,我没有顺着作者片子构成思路趟下去,是一种飘散思绪状——
想到《绕日飞行》,我脑子里飘出的是:
画面1(甚至可能是片子第一个画面):父亲从高楼窗户里伸出挥动的手:旁白:这是我父亲的手,飘扬在25层楼上。
画面2:父亲独自扶墙摸索走进卫生间;旁白:我父亲年轻时从贵州走到南京,现在他一个人最远的步行距离是卧室到卫生间。
画面3:父亲一人蜷缩阳台;旁白:一个曾经走南闯北的父亲,他现在的舞台微缩成家里的阳台。
想到《盗摄影集》,我脑子里游走的是:
画面1:一组父母年轻时照片叠加,数张单人逐渐过渡到双人。
画面2:一组父母二人家中镜头叠加,两人分别待在自己空间和时间里。
画面3:一组作者镜头(楼梯间窥视,二楼俯视等)位置。
画面4(很可能安排在片子接近尾声部分):父亲手举灯状物朝向镜头。
这就是今天凌晨我醒来脑子里缠绕的画面。我知道,我这么想于作者那边完全可能毫无用处,我只是这么想,一个人躺在床上想,再把它记下来。就算作我的观影后的胡思乱想。
母亲影展→观影笔记
全文编辑:章梦奇
欢迎光临!👇🏻